青春话挑战||生物技术学院“挑战杯”获奖团队专访

发布时间:2022-04-28动态浏览次数:1004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团员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全校团员青年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以奋进新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项目名称:基于咖啡酸酯的靶向纳米药剂和寄生蜂产品研制及其绿色防控桑青枯病和桑螟

指导老师:盛晟、王俊、吴福安

项目成员:杨学钧、沈翔宇、严孟文、庞慧琳、邢晓蓉、耿丽恬、李  琰、邱宗钢

项目简介:团队针对我国蚕桑主产区发生的桑树重大病虫害桑青枯病和桑螟,创制了以咖啡酸酯为药效成分的桑青枯菌靶向纳米药剂,发明了利用咖啡酸酯作为增效剂提升桑螟寄生蜂寄生率的方法,并构建了靶向纳米药剂和寄生蜂产品田间复合施用新技术。将上述产品及技术在我国8个蚕桑主产区推广应用,总体防效74%~ 77%,有力保障了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6篇(含SCI论文3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1项已授权,其余4项已公开)。





保持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2019年5月下旬,杨学钧和同学们参加了专业生产实习,远看桑园,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走进桑园,他扒开一片桑叶,触感却有些皱巴干枯,细看桑叶却布满细碎小孔,叶背匍匐着数十头小青虫,轻轻抖动,类似黑色细沙的颗粒状物质落下。抬头远望,桑园远近所见差异很大,这样的残叶怎么能够喂蚕呢?他偶听到,桑园内正在采摘桑叶的桑农抱怨道,“你看,桑螟今年危害很严重呀,这个桑树根部打过药也还是没防住青枯病,给这叶子‘烧的”。他记住了“桑螟”“青枯病”这两个关键词,拿着照片向课题组内研究桑树病虫害的盛晟老师请教,得知桑螟和桑青枯病已然成为桑园内的重大病虫害,每年在我国蚕桑基地成灾面积达到30%以上,但是抗药性加剧,新型可替代手段匮乏,桑青枯病和桑螟的高效、绿色防治已严重制约我国蚕桑产业发展。

    在得到课题组老师的支持后,借助“挑战杯”平台,他立刻组建了小分队,开展攻克桑螟和桑青枯病难题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基于咖啡酸酯的靶向纳米药剂和寄生蜂产品研制及其绿色防控桑青枯病和桑螟”的选题。





攻坚克难,做勇敢的追梦人

    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在研究桑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这一技术难题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披星戴月,放弃节假日和周末,常常加班到凌晨。作为主要负责人,杨学钧负责靶向纳米药剂方面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与沈翔宇和耿丽恬两人共同开展靶向纳米药剂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等实验研究,通宵交流实验方案、开展实验也早已习以为常;严孟文和邢晓蓉主要负责寄生蜂产品的开发,每日都泡在养虫室,熬过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从野外20余种寄生蜂中筛选出高寄生率的混腔室茧蜂,并实现量产规模;李琰和邱宗钢主要负责文稿编辑和幻灯片制作。寒来暑往,“挑战杯”小分队们携手共进,攻坚克难。临近国赛,两位主答辩成员庞慧琳、严孟文同学常驻答辩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即使主答辩成员杨学钧因疫情滞留异地,但他们依然每天在线上进行轮番问答训练。盛晟、王俊和吴福安等指导老师们悉心指导,不同领域的老师、师兄师姐的轮番式问答,让答辩团队的训练效果与日俱增。

热爱挑战,做“春蚕精神”的传承人

    事必躬亲,身体力行,这是指导老师给予学生们最好的言传身教。在项目开展中,指导老师盛晟投入大量心血和精力,一丝不苟地狠抓细节,对实验指导、材料打磨、论文专利修改、实物方案设计等方面给出最谨慎最可行的方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备战过程中,基于多个学术领域专家的建议,他总是会先精炼简化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团队分工,共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带领学生们反复优化幻灯片的整体架构,对作品背景、作品内容、创新点等进行调整,日日打磨幻灯片,逐字逐句修饰,修改存稿达到上百次,让幻灯片具备内容的充实和观感的深刻;为了形成鲜明、凸出的作品优势,他们也根据作品内容制作出桑园沙盘,形象生动的将靶向纳米药剂和寄生蜂产品的施用模式展现出来。从项目的开始到结束,每一份进步都凝聚着盛晟的心血和努力,团队成员们都说,“没有盛老师,就没有现在的团队”。









    团队队长杨学钧说:“这次挑战杯,热爱挑战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在我们八个人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师们真切的人文关怀和鼓励一直支持着我们勇往直前。”“挑战杯”已经落下帷幕,这是一段热血奋斗故事的结束,他们用知识攻关卡脖子难题,用行动服务社会,用奋斗引领同辈。这也是一种热爱挑战的“春蚕精神”的开始,他们肩负着期待,保持着热爱,未来的他们一定会比今天的他们更加值得期待!





挑战者寄语:

杨学钧:

    虽然“挑战杯”的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其中的参赛团队之一,它带给了我们巨大的收获。对我而言,它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我们团队辛苦奋斗两年多的成果的肯定。从报名参加到开始准备,历经学校初选到省级决赛,最后再到“挑战杯”国赛,这段历程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起初,在做课题时,很辛苦也很单调,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现在想起来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团队精神、科学、积极的研究态度和创新思维是我最大的收获,将会让我受益终生。





沈翔宇:

    第一次拿到国家级的奖项,让我感到非常的激动。比赛项目从方案的优化到论文修改,再到申报书的填写,无不凝结着导师们的一片心血,老师们的教诲我将铭记在心,终身受益。在备赛中,虽然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我们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第十七届“挑战杯”已经告一段落,但未来的路还长,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争取在今后的“挑战杯”大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严孟文:

    回顾“挑战杯”,这是一次精益求精的学术之旅,身临其中,我看到指导老师们对申报材料不断打磨的严谨态度,我感受到团队成员每次讨论方案的热烈氛围,我学会如何主动地与导师交流、如何合理地表达学术观点、如何科学地规范学术论文;这也是一场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纵然备赛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让人却步,但是我们团队始终坚信只要坚持前进一步,就离成功更进一步;这是一场充满百味的人生讲堂,我看到大家在学业、生活和竞赛的压力和打击下伤心的泪水,也听过我们在通过重重关卡进入国赛的爽朗笑声,即使身处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我们也不弃挑战、不惧挑战、不断挑战!





庞慧琳:

    坚持和勤勉大概是我在本次“挑战杯”中感受最深的两个词语,两种品质,两种精神。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国赛时间延后多次,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全方位的加练中,加深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对实验细节的熟悉。同时也加强了团队成员间的默契。感觉到疲惫的时候,发现有一群小伙伴并肩作战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天早晨八点到晚上十二点,感恩所有的老师给我们专业的指点,感恩所有的志愿者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感恩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让我成长!





邢晓蓉:

    备战“挑战杯”的这段时间,是我本科阶段成长最快的时光。从养虫室到桑园,从校赛一步步走上国赛的舞台,最后取得满意的成绩,不论是数据分析、材料准备、还是答辩演练,我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以前只是简单地做实验、算数据,在老师的带领下前进,经过挑战杯一年来的锻炼,我已经可以做到主动思考,明白为什么要做、需要做什么、意义在哪里。感谢学校和学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师兄师姐的无私帮助,感谢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比赛落幕,但学习仍在继续,在挑战杯取得的进步将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帮助我,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指导老师寄语:

盛晟:

    作为指导老师,做到试验方案设计、具体操作流程、申报材料整理撰写、路演演练等各个环节的“沉浸式”指导,时刻与团队学生想在一起、做在一起、乐在一起。我觉得在整个备赛过程中,指导老师不再是单纯的“指导者”,而是所有团队同学的陪伴者、鼓励者、倾听者。通过与同学们整整两年的“在一起”,大家都获得了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特别是看到学生们在经历种种困难甚至绝望后,拨云见日,终见花开,跨过一道道坎儿的时候,作为老师,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激动,因为大家都收获了“挑战”带来的快乐与成长。





王俊:

    这是我们科研团队时隔十年再次获得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的结果,过程中得到了校团委的精心组织、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实属来之不易。为了凸显挑战杯作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团队集中了优势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从顶层设计、方案制定、组织实施、过程评价以及作品呈现等方面精益求精,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全过程。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收获了知识,赢得了奖项,得到了成长,有7名同学已被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录取,继续攻读研究生,相信他们以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吴福安:

   “挑战杯”精彩难忘之处,既在于同行项目竞争的激烈氛围,也在于与学生们不断攻坚克难的挑战精神。特别值得欣慰的是,同学们将实验室里所取得的成果运用到了蚕桑生产一线的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实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青春挥洒在实践中”,这体现了我们培养蚕桑专业人才的根本目标,也是赓续“春蚕精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