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黄可威:意气风华赴基层,凝心科研幕后人

发布时间:2021-07-20动态浏览次数:771


书生意气斥方遒,激扬文字向科研

  1965年,刚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的黄可威老师就背井离乡来蚕研所工作,自此投身科研事业48。今年已经81岁的黄老已经退休8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已耄耋,但他科研的心从未动摇。为蚕农服务,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做研究,帮助农民解决蚕病危害是他从未改变的科研宗旨。寻找病原、统计流行规律、研究防治方法、对研究有系统性的总结后把成果拿到农村里去,黄老沿着这条路目光炯炯,背影巍巍



历经困难多辗转,灼灼赤心跟党走

  黄老亲切和蔼,我们与他交流时,他总是侃侃而谈。当和我们谈到印象里的蚕研所时,他说1951年蚕研所建立,当时叫华东农业研究所由靖江蚕业试验厂华东纤维研究所中央农业试验厂无锡蚕业实验厂组成。刚开始的时候研究所没有设备,通过四摆渡运粮河(运河支流)运过来。当时的环境不是很好,上级领导为了免除异地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建筑职工幼儿园照顾小孩,让蚕研所一直秉持着为广大人民服务,坚持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保持团结协作,为蚕学研究事业作出贡献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黄老把自己称为蚕农,他年轻的时候,去淮阴基点帮助当地人发展经济,他回忆到当地人吃玉米糊和山芋干,饭店连碗面都没有。为了为人民服务,改变欠发达地区脱贫。当时老百姓很不理解,种山芋还能吃,种桑树养地方蚕又有什么用呢?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黄老师下地跟当地人下乡一起种桑养蚕。因为自己不是专科出生,好多专业知识不懂,但黄老师认真好学,保存着为人民服务,为行业服务的初心不断克服困难,紧跟党走,努力研究学习。


兢兢业业,扎根“三农”

  黄老在与我们分享他以往的经历时,提到了当时江苏地区棉花短缺,政府大量推广棉花种植,70年代的时候,黄老师到农村去调查的时候发现,凡事种植棉花的地方,都有蚕病的发生。后来了解到,当时农村,用一种竹子做的叫帘子的器具来养蚕,同时还用来晒棉花。在收棉花的时期用帘子来晒棉花,来年春天又继续用来养蚕,养的蚕就都死了。在后来考察发现,帘子中有棉铃虫的尸体,而其尸体上有一种小幼虫,这种小虫子能将棉铃虫杀死,养蚕的时候,棉花残留下来的小虫子也能寄生蚕身上将蚕杀死。

后来在中国农科院的蜜蜂研究所访问,发现养蜂的地方也发现了某种小虫子,他们有杀死小虫子的药物,于是拿来试一试,测试它的安全性将药拿到农村里去实践运用,这才解决了病死蚕的问题。面对困难的环境,黄老兢兢业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黄老认为“春蚕精神”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春蚕精神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好的,但我应该有这种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很难把工作做好,很难和同事协作。黄老虽已年过耄耋,但他依旧心系蚕桑。

最后,黄老讲到蚕业需要新的力量,需要与现代科技的支持,蚕业要转型,自动化养蚕,桑园管理,桑品种,蚕品种的改进等,养蚕发展我们是一个大国,如何发展下去是个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年轻人的努力。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黄老希望青年一代比一代强,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甘于奋斗,勇于追求,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图文:成慧娟、李士玟、于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