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下午,长山生命科学论坛(第27期)暨《生物学前沿》学术报告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图书馆B101报告厅顺利举办,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员为所院师生作特邀报告《真菌—昆虫互作的遗传与进化》。

    王成树研究员长期从事真菌—昆虫互作机理等研究。在本次报告中,王成树研究员主要介绍了虫生真菌基因组进化、杀虫毒力相关的基因功能以及真菌-体表微生物组-昆虫多重互作。首先,王成树研究员通过对虫生真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发现子囊菌类的杀虫真菌多次进化,同植物真菌的关系最近而非人类病原;随后,王成树研究员通过对真菌感染地方病和流行病的研究,发现环境应用真菌杀虫剂能够长期宿存,不影响当地种群及昆虫群落的安全性,并且不同昆虫具有识别杀虫真菌的行为防御能力;最后,王成树研究员指出真菌感染的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的基因对策,需要从多重互作水平去理解真菌的杀虫效率。本次报告不仅有利于大家理解真菌—昆虫互作的遗传与进化,同时也为大家在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供新的视角。

    王成树,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2001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分别于英国威尔士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国工作。一直从事真菌—昆虫互作机理等研究。目前为止,于Nature Biotechnology, Current Biology, PNA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包括受邀与Annual Review Entomology和Trends in Microbiology等期刊发表系统研究综述。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现任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期刊主编,PLoS Pathogens和Microbiology Spectrum等期刊编委。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资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亚洲真菌联合会“杰出真菌学家奖”、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