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4-03-18动态浏览次数:10

    栽桑研究室的前身是华东蚕业研究所桑柞系,是建所后即成立的一个研究室,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改为栽桑研究室。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1人。 

    研究室围绕桑树种资资源保存与利用、桑树遗传、桑树生理、桑树主要病虫害生物学、桑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领域,结合行业需求,重点开展桑树功能基因挖掘、新品种选育、桑树高效栽培、桑园害虫预测预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及桑树饲料化利用等研究。桑树抗逆生理响应与分子调控机制、桑园优势寄生蜂调控寄主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桑螟感知气味分子的生理和行为机制、桑树细菌性疫病及病毒和类病毒病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桑叶中活性成分对畜禽健康生长作用机制、食药用成分形成相关的关键代谢途径及其关键基因挖掘等基础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建有全球最大的桑树种质资源库“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共保存我国32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日本、泰国、印度、意大利、加拿大等5大洲16个国家的桑树地方品种、育成品种、选育品系、育种材料、野生资源等3000余份。为23个省、区250多家单位提供各类优异种质10000余份次,其中为30余个科研、教学单位提供各类优良亲本种质500份次以上。选育的育2号、育151、育237、育71-1、金10等桑树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桑树品种审定。

    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科学大会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了《桑树种质资源目录》、《中国桑树品种志》、《桑树种质资源技术规范和数据标准》、《中国桑树栽培学》、《中国古桑资源考察与保护》和《桑园园艺工》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