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生物技术学院联合理学院和环化学院在镇江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追思祭忠魂,青春接力守初心”主题祭扫活动,活动分为纪念碑献花圈、擦拭追思墓碑和参观烈士纪念馆三个部分,同学们通过实际行动深切缅怀和继承先烈遗志。
15时,镇江烈士陵园纪念碑广场上,40多名身着素衣的江苏科技大学学生静立如松,春日的斜阳将汉白玉纪念碑的轮廓投射在青灰石阶上,与学生们深浅交叠的素色身影构成肃穆画卷。两名男生托着以素白绢花编织的花圈拾级而上。三分钟默哀里,垂首的脖颈与弯曲的背脊连成起伏的曲线,山风掠过他们素色衣摆扬起的褶皱,恍若替长眠的英魂轻抚青年的肩膀。
献花仪式后,青灵服务社成员们手持棉布与清水,分组走向陵园东侧墓区。同学们在烈士碑前屈下单膝,为烈士擦拭墓碑。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镇江烈士纪念馆,馆内306件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静静陈列。在“镇江英烈”主题展区,赵伯先领导辛亥广州起义时佩戴的怀表、许杏虎烈士报道科索沃战事的记者证、恽代英在镇江传播革命思想的手稿等实物见证者那一段艰苦岁月。
数字化展厅以270度环幕重现“渡江战役镇江段扬帆”场景,配合实物展出的木制帆船残骸,正是1949年4月22日运送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原件。纪念馆负责人介绍:“这艘船长11米,船帮上仍留有弹痕,是‘大辫子姑娘’颜红英姐妹摆渡故事的见证。”留言墙上,市民用电子笔写下的“长江奔流不息,英魂永护镇江”化作点点星光,汇成镇江地图轮廓,映照着新时代的红色传承。
此次清明祭扫活动以青春视角重构红色记忆,同学们通过素衣献花、俯身拭碑、科技解史等形式,在镇江烈士陵园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当数字星图与实体碑林共辉,当年轻的手为年轻的魂擦拭碑文,当青年讲解员为青年讲解红色历史,昭示着红色传承绝非简单的记忆复述,而是一场由青年主导、科技赋能、贯穿古今的精神接力,让忠魂热血在新时代持续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