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7-09-09动态浏览次数:1842

 学术委员会主任:向仲怀(院士)

       主  任:张国政(研究员)

               副主任:沈兴家(研究员)

    

“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其前身是1996年农业部命名成立的“农业部家蚕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2011年改为现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5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32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8人。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31人、硕士学位15人。实验室面积8500平方米,仪器设备1000多台套、原值3820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47台套。

本实验室以蚕桑应用基础研究为着力点,开展蚕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新品种培育、蚕桑现代育种技术、重要性状基因功能分析、蚕桑生物资源多元化开发应用、蚕桑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等研究,在蚕桑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培育以及家蚕生物反应器开发应用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实验室成立以来,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2项,部省级项目108项。取得获奖科研成果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6项。培育家蚕新品种14对、桑树新品种3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在全国主要蚕区推广,成为各蚕区的主推品种。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论文86篇;出版科技专著19部;获得3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

实验室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的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科研和技术开发人才。至20147月共培养博士研究生39名,其中27名已经毕业;培养硕士研究生277名,其中223名已经毕业。有多篇博士论文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多篇硕士论文获得江苏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

实验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现有客座人员20多名,与国内外多个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讲学、指导。每年派出2-3名科技人员到国内外进修、5-10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每年组织全国蚕桑科研学术交流会议1-2次。

实验室注重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等,将培育的优良桑树品种、家蚕品种和新技术等应用于生产,提高蚕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我国蚕业科技进步和蚕丝业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